固定頻率做一件事的專注力
五年前,我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:每週寫學習心得並發布成貼文;五年後,儘管各種形式的學習、輸入、輸出都已經變成日常習慣,但卻因為像空氣一樣自在,隱隱約約覺得好像少了一些五年前那種「我現在這個時間就是要做這件事」的專注力。
經營自媒體一路上,總是有很多雜音在腦海中,像是冒牌者症候群、倦怠、覺得這件事不值得分享等,這些會讓新手卻步的雜音,也都還是多多少少阻礙了我的行動。
雖然明確知道自己追求的是自我的成長,但還是不免會被這些聲音弄得不敢往前,好像五年前跨出舒適圈以後,就一直窩在舒適圈裡了。
最近聽小玉和白安的 podcast 一個路人經過 EP97,白安說覺得自己的優點就是有「隨時都可以從零開始的勇氣」,突然被鼓勵到了,所以決定不要再想了,就 開 始 寫!
想開始寫,寫什麼?
雖然經營了五年的個人品牌,但羞愧的說,我不曾真的把「定位」定下來過,從「junlearning」這個名字出發,唯一確定的事情只有,我覺得有學到東西,就可能成為我分享的內容。
到底要寫什麼,本來想了很久很久,但回到我的起點,就是「分享自己學到的東西」這麼簡單而已。也許根本不需要有什麼目標,只需要專注讓自己在輸入、輸出之間平衡,跟著好奇心去了解還不知道的事,跟著經驗去了解人和事情運作的規則,持續探索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,這樣就可以了!
所以如果說要定下一個主題的核心,我想那個核心會是我自己。
分享讚讚活動
除了「學習」,因應讀者許願,我想加入我在 IG 限時動態常常分享的「活動推薦」。
前幾天的活動分享獲得很多回應,於是我決定也順勢加入這個電子報的內容裡!
每天在社群上都會看到很棒的活動,但很可惜不能分身,本人 I 人也沒有太多能量每場都參加,只好推薦給大家解解心中的鬱悶,讓有緣人參加。
這五年裡,我參加過很多很多線上、線下活動,也因此有了自己的標準,而我會分享的活動,大多都是我願意掛品質保證的活動,請大家放心報名,沒有業配也沒有詐騙。
除了希望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優質活動,更希望我喜歡的創作者和活動主辦單位都可以被大家認識!
不過要先有個 disclaimer,我收集的活動會圍繞在當下最感興趣的主題上,包含但不限於以下關鍵字:職場、職涯、讀書會、行銷、數據。
我不能保證自己一直都關注相同的主題,也許未來我關注的主題已經不是這些了,但不會變的是,我一定會保持篩選標準,只推薦自己願意參加的活動!
這就是本週的電子報~ 謝謝你讀到這裡,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,也想支持我繼續寫下去,幫我一個忙,歡迎推薦給身邊可能會喜歡的朋友~
如果你想知道我平常都看什麼、被什麼內容啟發、關注哪些活動,歡迎訂閱 ↓↓↓